党委学工部(学生处、武装部)
 
 首页  部门概况  学工新闻  通知公告  政策制度  下载专区  联系方式  党建专栏 
当前位置: 首页>>学工新闻>>学工新闻>>正文
  •  学工新闻 

学工新闻

建党百年| “奋斗百年路 启航新征程”系列微党课八:"云端"重走长征路,赓续精神葆本色——红军长征路上的建筑与空间节点
2021-07-05 16:50  

为了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促进学生党支部和广大学生党员在学校发展建设中充分发挥战斗堡垒和先锋模范作用,全校学生党支部书记和优秀学生党员代表,全年推出系列微党课100期,充分运用创新理论、权威数据、鲜活事例、生动话语等,以身边人讲身边事,传播党史党音,引起学生思想共鸣,增强党组织吸引力凝聚力。

本期主讲人

陈浩,建筑学院2017级本科生,2019-2020学年天津市高校“大学生年度人物”暨王克昌奖学金特等奖获得者。

题目

"云端"重走长征路,赓续精神葆本色

—红军长征路上的建筑与空间节点

85年前,中国共产党领导红军,以非凡的智慧和大无畏的英雄气概,战胜千难万阻,付出巨大牺牲,胜利完成震撼世界的伟大长征。

“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悠悠长征路,谆谆红军情。20世纪30年代的万里长征,一群热血的红军人从闽西,赣南,一路走到陕北,过草地翻雪山,他们用脚步丈量着祖国大地,他们用精神滋养着万千后代。身为一名党员,我深刻的明白长征精神的重要性和时代价值,同时,作为一名建筑人,在长征路上追寻红色足迹,结合专业知识讲述红色故事,应是我的责任和使命。

1961年3月4日江西瑞金革命根据地获得“第一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称号。1995年上级批准改为瑞金中央革命根据地纪念馆,被评为全国优秀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1931年9月,中国共产党苏区中央局迁驻瑞金。1931年9月28日,毛泽东和朱德指挥根据地军民粉碎了敌人第一、二、三次“围剿”,在叶坪村建立、发展和巩固中央革命根据地。瑞金革命遗址,临时中央政府旧址原是谢氏宗祠,建于明代,砖木结构,分前后二厅,中间为天井。1931年(民国二十年)在此召开第一次全国苏维埃代表大会,宣告成立临时中央政府。旧址内部以木板隔成15间,作为各部委办公室。中央苏区中央局旧址原为私宅,建于1922年(民国十一年),土木结构,分前后厅,中间为天井,厅左右各有侧房。

80年前,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临时中央政府在瑞金宣告成立,谱写了中国共产党领导的革命根据地建设和红色政权建设的新篇章,因此红都瑞金,是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培养、造就治国安邦栋梁之才的伟大基地。

红军渡过湘江之后,在中央红军第五次反“围剿”的失败和长征初期红军力量遭受严重损失的背景下,为纠正“左”倾错误的领导思想,总结经验教训,1935年1月15日至17日,在贵州遵义召开了遵义会议。

遵义会议会址在遵义老城子尹路(原名琵琶桥)东侧,原为黔军25军第二师师长柏辉章的私人官邸,修建于30年代初,整个建筑分主楼、跨院两部分。建筑是一座坐北朝南的二层楼房,为中西合璧的砖木结构建筑。歇山式灰色屋顶上开有一个“老虎 窗”。

遵义会议首先着重解决了当时最为急迫的军事路线问题,恢复了过去在毛泽东同志领导下作战的正确原则。彻底摆脱了长征初期的被动局面,挽救了中国共产党,挽救了中国革命,对红军长征的胜利产生了决定性的作用,也奠定了中国革命胜利的基础。

遵义会议后,处于国民党几十万重兵围追堵截的艰险条件下,毛泽东指挥中央红军三个月的时间六次穿越三条河流,转战敌人力量薄弱的川贵滇三省,巧妙地穿插于国民党军重兵集团围剿之间,不断创造战机。牢牢地掌握战场的主动权,取得了红军长征史上以少胜多,变被动为主动的光辉战例。

习水是四渡赤水的主战场,为纪念红军革命烈士,弘扬长征精神、四渡赤水精神。习水县委政府在红军当年四渡赤水的一渡渡口、赤水河畔的土城古镇上,建起了四渡赤水纪念馆。

金沙江位于长江的上游,穿行在川滇边界的深山狭谷间,江面宽阔,水急浪大。如果红军过不去,就会被国民党军压进深山狭谷,遭致全军覆灭的危险。当红军大队人马向金沙江挺进时,蒋介石如梦初醒,认定红军的目的地既不在贵阳,也不在昆明,而是"必渡金沙江无疑"。

1935年4月28日,蒋介石下达命令,控制渡口,毁船封江。就在红军抵进金沙江前夕,江边的敌人已将所有船只掠到北岸了。1935年5月3日至9日,红军避敌锋芒、仅凭7只渡船在7天7夜间,2万多人的红军部队全部渡过金沙江 。

“走到夹金山,伸手能摸天。”

“没过草地路,难知长征苦。”

红军长征胜利80多年后,这些谚语仍在流传。横断山脉雪山草地上,红军的足迹依然清晰。

红军在四川翻越了多座大雪山。夹金山、梦笔山、虹桥山、巴郎山、亚克夏山、打古山……海拔均在4000米以上。空气稀薄缺氧、冰雪似刀割……这些都没能阻挠红军大部队前进。他们迈着坚毅的步伐,朝着光明的方向前行。一座座大雪山,被红军将士抛在了身后。

对于长征中的红军来说,翻过大雪山,并不意味着艰苦的行军已结束。迎接他们的,是更难逾越的茫茫大草地。茫茫大草地,并没有让红军前进的步伐停下来。他们互相搀扶,步履坚定地朝着北方前进。

红军长征时,沿途都有不少村民加入。他们一步步地从“打土豪分田地”的愿望,逐渐升华为面向全国、全民族的崇高理想,构筑起红军战士那坚不可摧的理想信念。

   红军用鲜血和生命留给我们弥足珍贵的革命精神和红色基因,他们敬业、专业、精业,以服从命令为天职,他们认真、负责、自律,艰苦奋斗、不怕牺牲,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新时期,我们跨越时空,透过专业角度,以“云视角”感受长征沿线的革命建筑,继承伟大的红色精神,红色政权来之不易,如今和谐幸福的新中国来之不易,我们除了倍加珍惜,还要勇于承担,胜利的号角犹留耳畔,将继续激励一代代的“长征将士”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以更大的热情投入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战斗中来,一定能夺取新长征的伟大胜利!

关闭窗口

地址:天津市西青区津静路26号  邮政编码:300384 版权所有 天津城建大学_党委学工部 电话:022-23085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