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委学工部(学生处、武装部)
 
 首页  部门概况  学工新闻  通知公告  政策制度  下载专区  联系方式  党建专栏 
当前位置: 首页>>学工新闻>>学工新闻>>正文
  •  学工新闻 

学工新闻

我和我求学的城市 | 研学实践线路2—打卡津城民族团结地标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2023-03-31 22:28  

为深入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全面推进“大思政课”建设,深入挖掘天津的城市文化与历史底蕴,引导学生爱津留津、建设天津。本学期,学校推出“知天津 爱天津”研学实践打卡系列活动。

3月30日,组织开展第二期“打卡津城民族团结地标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民族团结主题研学实践。学工部相关工作负责老师带领“红旗班”学生党员、“石榴籽”少数民族学生骨干、各学院少数民族学生代表和预科班少数民族学生,前往天津市少数民族学生教育管理服务工作室、56个民族非遗保护传承中心、民族中学、民族文化宫、西北角美食街五处民族团结地标开展研学实践。

出发前,带队老师向同学们介绍了组织打卡天津民族团结地标特色研学实践活动的背景,引导同学们在研学过程中,感受天津地方少数民族文化特色及各民族文化的交流融合,体悟作为青年大学生,要当好民族团结的宣传者、示范者和践行者,不断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要手挽手,肩并肩,像石榴籽一样紧紧抱在一起,汇聚起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磅礴力量和青春力量。

95CDC

第一站,天津市少数民族学生教育管理服务工作室。天津市少数民族学生教育管理服务工作室是全国首个由省级党委和政府部门依托高校设立的少数民族学生管理服务机构,设立在天津职业技术师范大学,目的是更好地为全市各族学生服务,做好民族团结教育、宣传民族政策、推介民族知识、弘扬民族文化、展示工作成果,为全市高校民族团结进步营造了浓厚氛围,取得较好成效。2019年,获评全国民族团结进步模范集体、天津市教育系统先进集体;2020年,获评天津市民族团结进步模范集体;2021年,获评全国巾帼文明岗,获批天津市民族团结进步教育基地。

BBE37

第二站,56个民族非遗保护传承中心。56个民族非遗文化保护传承中心位于天津市津南区葛沽镇,中心采用全景式输出中华民族非遗文化生活化、场景化的生活方式,围绕“生命、生活、生态、生产”四项人类生存发展的核心诉求,每个空间都能展示、互动,承载着挖掘、传承、记录、弘扬各民族文化的责任与使命。

A3EDF

第三站,民族中学。学校始建于1954年,是首批市级重点中学和我市唯一一所具有民族教育特色的国家级示范校。建校六十余年,民族中学将民族团结教育与了解少数民族文化和尊重少数民族风俗习惯有机统一,形成“民族和谐教育”办学特色。2016年,被市教委命名为天津市首批“特色高中校”。近年来,先后被国家及市民委命名为“民族团结进步创建示范学校”。

169EB

第四站,民族文化宫。始建于1957年,是新中国首座民族文化宫,2017年重新修建,选址在红桥区小伙巷大街南运河畔,建筑风格延续了“老宫”原有风格,中西合璧;借助嵌入少数民族乐器展览展示等方式,融合民族文化特色元素。民族文化宫定位为党和国家民族政策的宣传阵地,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弘扬民族文化、增进民族团结、促进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窗口和平台。

第五站,西北角美食街。西北角是天津的民族文化地标之一,让“吃在红桥”成为城市名片,众多民间知名小吃都藏在西北角,共有中华老字号6家,津门老字号23家,占全市老字号的18%,红桥区的美食有口皆碑,几百年的沉淀孕育了众多具有浓郁民族特色、匠心独具、享誉市内外的老字号。

8A36

“红旗班”学生党员左欣、张如慧、段金福全程讲解

天津是一座革命的城市、英雄的城市,发生在这里的红色故事还有很多很多,它们叙说着中国共产党人恒久不变的初心,也见证着天津沧海桑田的巨变。今后,学校将深入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全面推进“大思政课”建设,深入挖掘天津的城市文化与历史底蕴,引导学生爱津留津、建设天津,持续以革命历史教育与专业素养教育相结合的方式,借助红色建筑讲述党史故事,不断深化学生爱国主义教育。同时,计划连续推出土木建筑、经济管理、生态环保、人文艺术等类别研学实践线路,带领学生了解和亲近天津,感受天津的城市文化与发展成效,引导更多有志青年练就过硬专业技能,热爱天津,扎根津沽大地,为建设更加美好的天津贡献青春力量。


研学体验


土木工程学院  赵俊波

今天,我和学校少数民族同学一起前往天津市少数民族学生教育管理服务工作室、民族中学、民族文化宫等地进行研学实践,在实践地点老师和“红旗班”讲解员的详细介绍下,我感受到了天津地方少数民族文化特色及各民族文化的交流融合,作为青年大学生,我要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努力做民族团结一家亲的新时代践行者。

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 罗布旺堆

通过这次活动我感受天津民族文化遗产的独特魅力,深入了解天津民族文化。作为一名西藏来天津求学的学子来说,津城浓郁的民族文化深深吸引着我。学校组织的这一次研学之旅让我们能沉浸式地品味天津文化、感受天津魅力,无论是充满艺术气息的民族文化宫,还是冒着烟火气的西北角美食街,都加深了我对天津的认识,我深深感受到天津这座城市深厚的文化底蕴和包容性。

少数民族预科班  艾力西尔·买买提力

作为一名新疆学子来津求学,需要克服语言、饮食、距离等各种困难,着实不日。但从我迈进天津城建大学的那一刻,便感受到了来自老师、同学的深切关怀和城建大学大家庭的温暖,我快速适应了这里的生活。通过本次“我和我求学的城市——打卡津城民族团结地标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研学实践活动,我对天津的民族文化有了更深入的了解。今后,我要讲好民族团结进步的故事,做好促进民族交往交流的推动者。


环境与市政工程学院 王恩瑾

春光明媚,万物复苏,疫情退散,春风暖暖,我们在春日与天津重逢。有幸跟着小伙伴踏上研学之旅,感悟津城的各民族历史文化,品尝各具特色的美食,探寻这座城市的历史古迹,领略这座城市的现代风采。我尽情感受这座城市的魅力,体味天津民族文化的交融与特色。作为一名天城大的学子,我很自豪天津是我求学的城市,我热爱这座城市。


关闭窗口

地址:天津市西青区津静路26号  邮政编码:300384 版权所有 天津城建大学_党委学工部 电话:022-23085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