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委学工部(学生处、武装部)
 
 首页  部门概况  学工新闻  通知公告  政策制度  下载专区  联系方式  党建专栏 
当前位置: 首页>>学工新闻>>学工新闻>>正文
  •  学工新闻 

学工新闻

从“看展”到“入心”:在“红楼”里感悟伟大抗战精神和爱国精神
2025-10-11 20:59  

“恨不抗日死,留作今日羞;国破尚如此,我何惜此头。”近日,我校“红旗班”宣讲团成员在中共天津历史纪念馆动情地讲述着抗日英雄、爱国将领吉鸿昌烈士的故事。这是天城大“初心讲堂”——场馆里的思政课的现场,来自天城大的青年师生代表走进“红楼”——吉鸿昌旧居,通过打卡红色地标、重读烈士家书,缅怀革命先烈、传承红色基因。

位于和平区花园路5号的吉鸿昌旧居,始建于1917年,因外墙由红砖砌成,被人们亲切称为“红楼”。它不仅是抗日英雄、爱国将领吉鸿昌生前最后的居所,更是当年天津抗日活动的地下联络站和秘密印刷所,在那段波澜壮阔的抗战历史中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走进旧居,一入门便被“天地英雄气 浩然壮国魂”十个大字主题墙所震撼,在讲解员的带领下,师生们逐一参观了各个展室,深入了解吉鸿昌烈士的生平事迹。一幅幅珍贵的历史照片、一件件承载着记忆的实物展品、一处处复刻还原的历史场景,生动再现了吉鸿昌烈士投身革命、矢志抗日、清廉为官、英勇抗争的光辉一生,让师生们仿若穿越时空,走进那个战火纷飞的年代。大家不时驻足凝视,认真聆听讲解,深刻感悟吉鸿昌烈士为民族大义勇于献身、视死如归的精神。

参观结束后,师生们在吉鸿昌旧居里围绕令自己印象深刻的图片或者复原场景进行深度交流。学工部副部长王菲同学们讲述了挖掘红色资源、传承红色文化的重要意义,并结合学校革命丰碑展馆的建设历程,鼓励同学们用好校内外红色资源,汲取奋进力量,勇担时代使命“红旗班”宣讲团成员王梦君结合此前郑吉安大校为我校师生讲授的《民族英雄吉鸿昌》的相关内容,展开了生动宣讲。她表示,聆听了郑吉安大校那次讲座,在心里便点燃了一团敬仰的火焰,而当自己真正走进吉鸿昌旧居,这团火焰便燃烧得更加真实和炽热,仿佛自己不再是听故事的人,而是走进了故事发生的地方,这种体验让英雄的形象变得更加具体和真切,更加鼓舞人心。

红旗班”带队老师付马结合吉鸿昌烈士牺牲前写给亲友的家书以及刻有“作官即不许发财”七个字的瓷碗,引导同学们感悟革命者的清廉自守护与家国情怀,希望同学们传承优良家风、汲取信仰力量。学生思教中心成员于向钊则感慨到:仅凭历史书本上的文字,很难真切感受到先辈们那种挺身而出、舍生取义的爱国精神,此次沉浸式参观更有利于让我们将革命精神、伟大抗战精神入脑入心、薪火相传。

一直以来,学校高度重视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制定发布了“卓越思政”质量提升计划,立足天津丰厚的红色底蕴,不断探索“场景浸润+实践探究+价值认同+仪式教育”的育人新路径,在历史场景中激发青年学生的情感共鸣和文化认同。下一步,学校将持续以“卓越思政”质量提升计划为引领,积极构建“场馆、文物、宣讲、研讨”立体研学实践模式,通过专家领航、师生宣讲、讲解员史实还原、场馆沉浸式体验,推动思政教育活动与红色资源深度融合,深化“党建育人铸魂、思政教育培根、实践育人增能”新样态,打造“卓越+”沉浸式体验式思政育人新范式,激励新时代青年将个人奋斗融入民族复兴伟业。


关闭窗口

地址:天津市西青区津静路26号  邮政编码:300384 版权所有 天津城建大学_党委学工部 电话:022-23085024